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医学二系人文大讲堂第三讲

发布时间: 2010- 01- 22 11: 47浏览次数:

    1月19日晚,医学二系人文大讲堂再次在学术报告厅隆重开讲。此次讲座紧紧围绕“仁”字主题展开,由二系行政副主任郑磊老师主讲,二系全体08级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堂,旨在培养医专学子的医德医风,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讲座一开始先由有关“仁”的成语入手,诸如仁者乐水,仁义道德等,体现了同学们对“仁”字的理解。然后由“仁”字扩展到“医者仁心”,做医生的人应当具有仁爱之心。我们是新时代的医学生,虽然我们学的专业不是临床医学,但我们同样要面对病人,所以更做一个仁爱、仁慈、仁义的人。而“仁心”对于医学生来讲尤其重要。“医者仁心”的提出者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其所作的文章《大医精诚》中着重阐述了医者仁心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是一个医者仁心的实践者。接着郑老师引用现代两位医者仁心的典范人物(医德风范终身奖--裘法祖和其弟子模范医学专家--吴孟超)的先进事迹阐述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他们那种对待病人犹如自己亲人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着实让在场的每位同学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教育。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但是仁爱思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论语》这部书则是仁爱的集中体现。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中的论语感悟--仁爱之道向我们娓娓道来仁爱的意义。她认为要达到仁爱首先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仁爱会带来积极地生命状态。这段视频深深地让我们知道仁爱对于医学生的重要性。医者的仁爱,就是身体力行,将自己的爱体现在对待病人如亲人般的态度。关于如何做到仁爱的境界,郑老师结合自己的阅历总结出两点:要有仁心,也要有仁技,所以医学生既要学会做人和也要学会做学问,她希望我们做人要诚实、谦虚、尊重他人和老师、宽容、节欲、爱憎分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学问要勤奋、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勤于思考、善于探索、严谨求实。
    两个小时的讲座很快结束了,但它带给同学们的思考却长久的留在大家心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心存仁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

学生记者 黃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