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传承文化,匠心成就事业 ——检验医学院第十二期幸福书院•阅享沙龙
10月27日晚上,第十二期幸福书苑·阅享沙龙在咖啡吧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省、市工艺美术和省民间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及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赵亦军老先生,本期阅享沙龙由医检1602班傅寅旭同学主持。
本期阅享沙龙在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下拉开序幕。赵亦军老先生首先为同学们普及绣花的历史。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州的粤绣,统称为四大名绣。“每个地方的刺绣都有其特色,而杭绣中“宫廷杭绣”最为出名。”随后,赵老先生对“杭绣”进行了简略的叙述,杭绣分为两大类别:闺阁绣和宫廷绣。闺阁绣传承方法为家庭式,而宫廷绣则是师傅带徒弟,因宫廷绣为皇亲国戚而工作,所以宫廷绣有严格“家规”,分工明确,管理严格,人员分布也与其他绣花不同,以男工为主,有传男不传女规矩。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从过去的绣龙袍、绣戏服,到现在宫廷杭绣需要一个新的载体。赵老先生为了让宫廷杭绣有更好的生机与传承,结合宫廷杭绣“金碧辉煌、古色古香”的特色,遂将佛教元素以及现代设计元素融入宫廷杭绣中。宫廷杭绣曾在文革时期几近灭绝,但赵亦军老先生凭借着坚强的意志,不忘初心,历经一年多的寻找,找到了曾经的张金发老师傅,并经过艰苦的学习,掌握了宫廷杭绣的大部分技法。在赵老先生之后的刺绣生活,他不断提升技巧,把濒临失传的杭绣技法融入到作品中,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作品体现出宫廷杭绣的技法并由此传承下去。
赵老先生还在现场表演了强大的以一分十六的技巧,一根线能被劈成16份,手像是一根绷紧了的弹簧,每一个动作都凝结了他数十年的功力。同学们震惊的同时,主持人也不由赞叹道这就是工匠精神。身为一名男工绣,赵老先生给同学们分享了“五心”:爱心,静心,耐心,恒心,悟心。“从事一份职业必须要有颗爱它的心,有爱才会为爱坚守,为爱奋斗。”刺绣教会人修身养性,学会放下,拥有一颗绣德之心。赵老先生通过自身经历,让同学们学会感恩,明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赵老先生把刺绣比作和尚坐禅,为了一幅作品八年如一日的刺绣的耐心与静心,值得所有人的尊敬。赵老先生还说“任何人都不是生来就聪明,凡是都要通过后天知识的积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悟心。”
在赵亦军先生的分享中,同学们各有感悟,同时纷纷向赵老先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现场展示的“青衣”作品的完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赵老作品的价格是多少等。赵老先生耐心的解答道,现场展示的作品一般都需要半年以上。至于作品的价格问题,赵老语重心长地说道,自己的作品基本上是不卖的,它们都是书本上没有的、市面上找不到的参考资料,要将它们保存下来。同时赵老先生表达了今后有更多目光关注在这些杭绣艺术品的殷切希望。“我认为杭州宫廷绣是姓杭的,我作为三代杭州人,想将宫廷绣存下来,让小辈们能看到杭州有这么美的东西。”这是赵亦军老先生的心愿,也是他从艺五十余载的使命使然。
本次幸福书苑·阅享沙龙在全场的掌声下圆满落幕。在赵亦军先生的工匠精神下,杭医学子们对宫廷杭绣有了更深的了解。无论是刺绣还是学医,都需拥有“五心”,也愿杭医学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涯中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