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栏目 > 备份栏目 > 主题活动

江干今夜美、园内此堂欢 ——王翼奇做客检验阅享沙龙第六期

发布时间: 2017- 03- 06 09: 13浏览次数:

3月2日晚,检验医学院“幸福书苑·阅享沙龙No.6:遇见最美的诗词”邀请著名辞赋家、书法家、文学家王翼奇出席并分享古诗词文化与创作。本次活动由通识教学部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廖鸿灵老师主持,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邵利明与来自各学院的百余名同学共同参与了本场沙龙。


王老师与师生们的交流在“身材不高,如何作为一个高材生;著作等身,我这个身高应该著作也不多”的自谦自嘲中开始,这种谦逊的性格也让在场的师生对“70后”老人的气度和胸怀有了新的认识。王老师首先从自己所擅长的辞赋骈文说起,谈及自己为浙一医院创作的碑记中最为精彩的词句——“血浓于水,骨髓隔岸传情;吾爱及屋,肝脏近亲移植”说起自己对于这种医学与人文的理解。包括弃医从文的鲁迅也在诗词对仗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如“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编”就是比较经典的平仄对仗格式。

随后王老师以杭州作为“诗词之都”留存于世的诗词佳作为入手,与同学们讨论了诗词的意境美和诗词创作的灵感美,特别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名句不是具有着深厚的诗词文化美,更是将西湖以及杭州的文化影响力提升到新的台阶。最后王老师在谈及诗词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精髓所在,我们先进的很多成语皆出自诗词中,所以在同学们不论学的专业如何都要多读诗词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古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内在的气质不是我们依靠电脑搜索和网络能够得到的,提倡大家多读书、多读诗词。

整场活动中,王老师语言风趣幽默,时而朗诵名品佳句、时而吟唱诗经楚辞,将我国的诗词歌赋文化完全融会贯通,并以广大学生所接受喜爱的方式精心传播讲授。在互动环节,王老师以“江干今夜美”为上联向在场的同学们征求下联,在场的同学无不苦思冥想,在出现“海上明月升”等下联之后,医检的同学对出“室内此时欢”被王老师认为是最为应景的下联。随后作为西冷印社社员的王老师手书此对联送给检验学子留念。

        王老师近乎两个小时的漫谈如一股清泉流进了每个同学的心间,王老师声情并茂的吟唱朗诵,让同学们享受了一场文化的盛宴、在快乐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廖老师在总结中也说到,这是一种文化的盛宴,是应当在医学院校中更多开展推广进行的通识文化教育;浙江教育报首席记者言宏老师在观看整场活动后也将这种沙龙比喻为点亮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前进道路上的明灯。(文/张源浩 图/王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