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工作 > 幸福书苑

小说中的医疗人文主义-----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第48期迈瑞幸福书苑·阅享沙龙

发布时间: 2022- 11- 30 14: 25浏览次数:

11月24日晚上,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第48期迈瑞幸福书苑•阅享沙龙活动在滨江校区求知楼206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刘小刚副教授为滨江校区近100位学生带来精彩的讲座-----“小说中的医疗人文主义”。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吕霞飞主持。

活动伊始,刘小刚副教授从耶鲁大学的著名教授、享有盛誉的外科医生、当代知名作家理查德·赛尔泽的短篇小说《掷铁饼者》入手,讲述了生活在缺乏温暖与关怀的社会底层人士的艰难处境。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位濒临死亡的病人,他向往自由,热爱生活,但失去双腿,双目失明,只能孤独地躺在医院里,没有来自亲人的关怀,也没有来自朋友的安慰,在肉体与心灵遭到双重折磨的情况下,他仍力图保持生命的尊严,正如作家本人所说:“我写作是为了抵御疾病和死亡,给疼痛一个名字”。

小说中病人与护士、护工之间的矛盾,恰恰揭示了医疗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人文关怀的缺失、医患关系的冷漠、对病人个体需求的漠视等,这些都是造成医患关系僵持的重要原因,医学是理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病人多样化的个体需求产生矛盾,这也是医疗人文关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医疗与文学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呢?刘老师对这篇有关医疗与人文的小说进行分析,他说:文学对疾病的描写能够真实地展现病人的生命状态,医生治疗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还要治疗病人灵魂的创伤,这就需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文学为什么有这么大价值?因为文学家对人的内心有敏锐的理解把握,文学可以让医生真正理解病人的需求是什么,从而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文学中的叙事研究可以让医生更好地理解病人的故事,更准确地对疾病做出临床判断;文学可以加深医生对自身职业的理解,包括伦理、权力等;文学理论还可以为医学带来新的视角。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提问踊跃,刘老师一一耐心作答。

最后,刘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多阅读有关医疗人文方面的小说,加深对医疗人文的理解,在未来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医务工作者。(文/傅思佳,图/高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