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从何处寻----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第46期幸福书苑·阅享沙龙
何以为美?美的标准是什么?美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美是如何形成的 ?为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让同学们对于美有自己的独到的思考与见解,11月4日晚上,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第46期幸福书苑·阅享沙龙活动------“美从何处寻”在临安校区活动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晓玥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吕霞飞老师主持。
张晓玥,博士、教授,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活动伊始,张教授对汉字之美追溯逐源,以羊大为美,羊人为美,有女为美(媄)为引子做解释,展现出美是自然感官的享受。对于美是如何与对象发生联系的,张教授从两方面进行了解释:一是模仿,通过对美的事物仿造,进而达到对美好的追求;二是再创造,张教授以世界著名画家达利的《时间的永恒》为例,道出了画境的深邃,钟表软蹋蹋的,或搭在桌边,或搭在树枝上,或披在动物身上,这是画家个人梦境与幻境的结合,也是对于艺术的再升华。
张教授也讲到了书如其人,延习书法,感知生命本身,进而感悟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简简单单的点、横、竖、捺也可以带给人们大大的思考。点如高空坠石,体验重量和速度;横如千里阵云,领悟开阔的胸襟;竖如万岁枯藤,感知强韧的坚持;捺如路断犀象,确定生命的果决。“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的形成需要符合美的规律,距离产生美,张教授以蒹葭中男子思念女子但可望而不可即,表现美的存在尺度,指出美的佳境便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讲座最后,吕霞飞副书记对本次阅享沙龙活动做了总结,她指出,学院举办的阅享沙龙活动能增加同学们的人文艺术熏陶,是提高和陶冶人文素养的一条有效路径,希望同学们在听的同时要慢慢体会和感悟,相信通过本次阅享沙龙活动能帮助同学们树立对美的正确认识,提升美育成效。
文字独具力量,美亦存于天地万物。(文/潘文桓,图/谢雨庭、张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