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院校协同,推进医教融合 —— 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寒假集体备课活动纪实
寒假期间,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多个教研室积极行动,与附属人民医院检验科开展了系列集体备课活动。通过院校双方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教学、科研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教研室教研活动
1月16日,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教研室全体成员前往附属人民医院检验中心进行观摩学习。在医院检验中心副主任何方的陪同和介绍下,教研室全体成员详细了解了检验中心分子科室的具体实验项目开展情况,并重点学习了分子检验前沿技术的应用及相关先进设备的运行。
教研室主任陈林洁向何方主任详细介绍了学院分子教研室2024年度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及2025年发展规划。随后,陈毓老师介绍了分子科室在《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国一流课程建设情况及后续建设规划;蒲依依、袁海宁等老师分享了新课程建设规划和期待合作的方向;陶薇、王璐等老师则介绍了各自的教研和科研方向,探讨了潜在的临床合作机会。双方围绕2025年教学教研项目合作、课程共建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为教研室在新学年深化院校协同、推进医教研融合打开了良好局面。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集体备课
2月6日,学院院长杨珺及教学秘书何卓晶、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张伟群主任、吴建荣副主任和刘婷老师共同前往附属人民医院检验中心,与王卫忠副主任、何方副主任、夏骏副主任以及课程老师一起开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专升本、专科层次《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集体备课,吕建新教授也出席了会议。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核心内容涉及临床检验仪器的操作、维护及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学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由医院检验科人员授课,有效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临床检验工作。
首先,检验科杜璟老师首先介绍了《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的开课准备情况,随后夏骏主任针对“生化仪器与技术”章节进行了课程试讲,并分享了丰富的授课方法与技巧。然后,课程组对课程设计的理论和实验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吕建新教授指出,实际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情,确保课程内容清晰易懂。王卫忠主任强调,授课内容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调整。杨珺院长则指出,授课过程中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仪器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寒假期间,学院教研室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深入检验科交流学习,拓展教学改革的思路,推动了医教研融合的深入发展,标志着我院在深化院校协同、推进医教研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学院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图文/何卓晶、陈林洁;初审/陈阳阳;终审/宋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