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传统文化之美——2025年春节民俗摄影展
古老的习俗,是小镇的灵魂,在代代相传中诉说着往昔。随着春节的落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团委举办“探寻传统文化之美——2025年春节民俗摄影展”。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镜头捕捉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温馨的家庭团聚场景以及独特的节日装饰,展现中华大地浓厚的年味与文化底蕴。
医检2405李重仪
当凛冽寒风携着年味悄然走来,红色便成了大街小巷的主色调。那一盏盏灯笼,宛如熟透的红柿子,沉甸甸地垂挂着,将喜庆与温暖晕染开来。
挂灯笼,这一古老民俗,承载着千年来的祈愿。每至岁末,老老少少齐上阵,小心翼翼地将灯笼高悬,仿佛在为新岁点亮希望之光。那鲜艳的红,夺目而热烈,似奔腾不息的血脉,流淌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阖家团圆的温馨象征,是辞旧迎新的庄重仪式,更是镌刻在国人心中的文化烙印,岁岁年年,熠熠生辉 ,让新春的喜悦在街巷肆意蔓延。
医检2304龙雪凤
2025年蛇年,在广西大地的民俗风格充满了喜庆与祥和的色彩。首先,集市上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象征着吉祥如意,传递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其次,各种充满童趣的年画、福字贴纸和对联随处可见,这些年画以可爱的生肖蛇为主题,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寓意着新的一年幸福美满,福气满满。此外,传统的腊肠悬挂在家家户户的门前,风干后的腊肠色泽红润,香气扑鼻,是年夜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佳肴。另外,豆腐的制作也是新年的一部分。图中展示的是手工制作豆腐的过程,白嫩的豆腐被切成整齐的块状,手艺人熟练地操作着刀把,豆腐的细腻与手艺的精湛相得益彰。新鲜的豆腐不仅是一道美味的食材,更是新年餐桌上的吉祥物,象征着“福气满满”。
医检2311马旭俊
这三张图片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第一张图片中的舞狮表演是中国传统节庆活动中重要的表现形式,狮子被认为是驱邪避凶的吉祥物,舞狮表演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万事如意的美好祝愿。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第二张图片中,巨大的花灯装饰着龙的形象,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展现了春节期间的热闹景象。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好运,花灯则代表着光明和希望。第三张图片中的花灯展示了古代仕女的优雅形象,周围环绕着莲花,寓意着纯洁和高雅。
医检2302柴星缘
1600°C的高温下,铁水被治炼得滚烫。柳木勺击打的瞬间,铁水在空中进裂、飞溅,绽放出万朵火花,恰似“火树银花不夜天”。以炽热的铁水击打出漫天火花,寓意着驱邪避穴,祈福迎新的民俗活动,同时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每一朵铁花的绽放,都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是匠人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生动体现。新年的钟声敲响,铁火交融的浪漫与震撼让这古老的技艺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永恒的文化记忆。
生物2302黄祉蕴
每逢春节,街头巷尾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红红火火的春联市场。红彤彤的灯笼、各式各样的福字与春联一起,将商场装点得喜气洋洋,顾客们推着购物车,精心挑选着心仪的春联,脸上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仪式感。贴春联,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象征,意味着告别过去,迎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医检2408许丁
阜阳颍州灯会是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的一项重要民俗文化活动,也是该地区春节期间的传统庆祝方式之一。
颍州灯会历史悠久,它不仅仅是一个观赏花灯、感受节日气氛的活动,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灯会特点:
1. 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颍州灯会在保留传统灯笼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使得整个灯会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效果。
2. 丰富多样的主题展示:每年的颍州灯会都会设定不同的主题,通过各式各样的彩灯造型来展现这些主题内容,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自然景观等,既富有教育意义也极具观赏价值。
3. 互动体验性强:除了静态的灯光展示外,还有一些互动环节设计,比如猜灯谜、DIY手工制作小灯笼等活动,增加了游客参与的乐趣。
4. 促进文化交流:颍州灯会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前来参观游玩,还吸引了大量外地乃至海外的朋友,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
活动时间通常情况下,颍州灯会会在农历新年期间举行,并持续到元宵节左右结束。这段时间正是人们欢度春节假期的好时机,因此也成为了很多家庭选择外出游玩的一个好去处。
医检2304陶俊勇
当冬日的寒风轻轻拂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当街头的灯火逐渐汇聚成璀璨的星河,我们迎来了又一个跨年元旦的夜晚。这是一个充满仪式感与希望的时刻,它标志着时间的流转,岁月的更迭,也寓意着新的开始与无限的可能。
医检2204潘家壕
新年到,喜气绕,家家户户乐淘淘。鞭炮声声响彻云霄,红红的灯笼高高挂,映照着幸福的脸庞。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回首过往,有收获也有成长;展望未来,有憧憬更有希望。愿新的一年,阳光满路,温暖如初。愿你我都能在岁月的长河中,乘风破浪,追逐梦想,收获满满的幸福与美好。新年快乐,万事胜意!
医检2310胡晶晶
迎龙灯是当地胡同学家乡每年最声势浩大的传统民俗,俗称板凳龙。黄昏未晚,龙头一出,经过开眼以及鞭炮长鸣等一系列操作,龙王便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游行之旅,四面锣鼓喧天,扛着板龙的的年轻后生们浩浩荡荡得走在溪头街上,将祖祖辈辈的美好祝愿抗在肩上,把对未来的追求装在胸膛。
医检2304尹丹丹
在甘肃静宁,社火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项源自秦汉时期的古老艺术,在静宁这片黄土地上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每当岁末年初,或是重大节日来临之际,静宁的街头巷尾便热闹非凡,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社火队伍浩浩荡荡,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在乡间田野间穿梭游走,将欢乐与祝福送到千家万户。静宁人对社火的热爱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稚气未脱的孩童,都对社火表演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他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手持各式各样的道具,演绎着历史故事中的经典片段,将古老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元素巧妙融合,展现出了一幅幅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画面。
而在欢庆之余,静宁人还有一项特别的习俗——吃暖锅。暖锅是一种集多种食材于一体的热腾腾的美食,象征着团圆与温暖。在寒冷的冬日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暖锅中的美味佳肴,享受着家的温馨与幸福。暖锅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传递了静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社火的热闹与暖锅的温馨,共同构成了静宁春节独特的节日氛围,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年的味道与家的温暖。
人类从悠久绵长的民俗活动中领略文化的魅力、收获心灵的熨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能透过那些或热烈、或奔放、或欢快的表现形式,看到一方水土的历史记忆,看到蓬勃涌动的生命活力,永远对美好生活充满希冀与渴望。
(文/赵静伊、邢亚东;图/参赛学生;初审/陈阳阳,终审/宋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