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行业脉搏,振翅未来职场——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开展3场就业直通车
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行业趋势,洞悉行业前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2025年4月15日下午4:30,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于滨江B226、临安校区13-106、6-202同时举办了3场就业直通车活动,特别邀请到了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董明、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卫生监督所)卫生检验中心主任李均、杭州微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欢,全体2026届毕业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董明,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拥有18年IVD市场销售经验,15年医学检验工作经验,曾担任检验科主任7年。董老师从行业发展趋势、就业现状、就业建议三个方面,为大家展开了一场内容丰富的讲座。董老师以AI技术为切入点,生动描绘了体外诊断行业的未来景象,并从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趋势、市场格局演变趋势、政策导向影响趋势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乡镇卫生院对检验人员的需求不仅仅是岗位的空缺,更是时代赋予的机遇。随后,董老师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就业建议:首先是提升专业技能,其次要关注行业动态,第三要拓展职业发展路径,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就业公司。在讲座的最后,董老师勉励同学们:“一只鸟站在树上不怕树枝断裂,因为它信任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李均,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卫生监督所)卫生检验中心主任、主任技师。他从行业背景与就业现象、核心挑战与痛点分析、职业规划与就业策略、行动建议与未来展望四方面作出了详细讲解。从疫情防控的实战经验到前沿技术应用,从编制内岗位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内容覆盖多元赛道,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导航。李主任强调,行业需求正从“量”向“质”转变,复合型人才与科研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无论是疾控中心的编制竞争、临床检验的技术升级,还是第三方机构的快速成长,均需大家提前布局——早实习、重技能、强科研。研究生学历在就业竞争中优势明显,但未来职业规划是选择高校还是选择应用型单位均需结合个人兴趣与职业目标。李主任特别指出,简历与面试的差异化准备、实习表现与行业人脉积累,都是脱颖而出的关键。面对技术迭代,保持学习力与乐观心态同样重要。
陈欢,杭州微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是浙江省创业万人领军人才,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他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梳理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脉络,结合医改政策解析行业变革方向,精准回应了学生对职业发展的关切。在互动环节,他亲切询问同学们的就业意向,现场气氛热烈。针对大三学生即将面临的职业选择,陈欢老师以自身从科研到创业的跨领域经历为例,鼓励大家“以年轻为资本,在试错中锚定热爱”,并强调在企业实践中应注重技术积累,夯实核心竞争力。他特别指出,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将成为行业新增长点,建议同学们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拓展跨学科视野。此外,他还详细解读了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及各地人才补贴措施,为同学们的区域选择与职业路径规划提供了参考。“行业的未来离不开人才的创新力,而个人的成长需要扎根行业的深耕力。”陈欢的分享不仅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到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与竞争格局,更明晰了“技术+政策”双驱动下的发展机遇。
此次就业直通车活动搭建了学生与行业专家对话的桥梁,既为同学们提供了贴近行业前沿的认知窗口,也通过政策解读与经验分享增强了职业规划的针对性。希望通过本次“就业直通车”活动,能助力同学们在医学领域找准定位、筑牢根基,把自己打造成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未来就业道路上如鱼得水。(文/金程凡、林艳、顾可馨、王骞,图/李凌瑶、黄祉蕴、李函禧,初审/陈阳阳,终审/宋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