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检生|分享考研实战经验 揭秘考研通关密码
考研既是学术深造的必经之路,也是突破自我边界、拓宽职业路径的多元选择。2025年5月22日下午,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邀请了5位21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功考取研究生的学子做经验分享,旨在通过分享实战经验,帮助在校学生精准把握备考节奏、掌握复习技巧。
鲁睿捷,拟录取于东南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他的分享从考研流程与择校、公共课备考策略、自命题备考策略、经验与感悟之谈展开。在择校环节,他指出需综合判断院校及专业报考的难度与自身实际情况,确保目标难度与个人能力相匹配,避免好高骛远或低估自身潜力。针对公共课复习,他系统梳理了备考时间轴并推荐了高效学习资料。在自命题科目备考策略中,他分阶段规划路径:第一阶段尽早完成信息资料收集,第二阶段结合教材与网课梳理知识框架,第三阶段通过真题演练与笔记整理强化记忆,第四阶段聚焦核心考点并进行全真模拟训练。最后他将成功经验凝练为“明确方向+科学规划+平稳心态+有序执行=成功上岸”的实践公式,强调系统性思维与稳定执行力的关键作用。
张楠崎,拟录取于杭州医学院医学技术专业。他提出“选择大于努力”的备考理念,强调择校需从自身基础、专业参考书目、院校报录比、招生名额及复试分数线等多维度考量。结合个人经验,他系统梳理了各科复习方法:英语需长期坚持,通过持续背诵单词、反复练习真题、熟记作文模板稳步提升;政治应分阶段复习,重视基础积累与热点梳理;专业课需紧扣大纲梳理知识框架,依托真题把握命题方向。此外,他特别提醒备考期间需保持稳定心态,建议寻找学习伙伴互相督促,以积极行动化解焦虑情绪。
王林芳,拟录取于杭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她首先解析考研基本政策,指出国家线划分AB两类地区标准,并说明研究生考试的三种形式——全国统试、全国联考及自命题。随后系统梳理专业课、政治、英语的备考策略:专业复习需注重教材与考纲的精准匹配,政治备考应明确基础强化与冲刺阶段的学习重点,英语提升则推荐了单词记忆、阅读训练等实用备考工具。最后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建议,主张备考期间组建学习小组相互督促,同时保持适度休息以调节状态。
丁怡,拟录取于温州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除公共课政治与英语的备考经验外,她重点分享了西医综合306的复习方法,系统梳理各科目备考策略:针对内科学强调病例分析题占大头,需重点掌握解题逻辑;外科学建议聚焦骨科、肝胆胰疾病及腹部肠道病变等核心章节;生物化学则需以代谢机制为突破口强化理解。此外,她还详细解析了备考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与时间规划,为考生提供清晰的复习路径参考。
许柯颍,拟录取于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她以考研一志愿未上岸后的调剂经验为主题展开分享。首先阐释了调剂的定义及其适用场景,帮助考生明确何时需启动调剂程序。随后详细解析了复试调剂流程,重点区分调剂意向采集系统与调剂服务系统的功能差异,并强调调剂备注栏需突出三项核心信息:一志愿报考院校、本科阶段获奖经历及英语水平。针对志愿填报环节,她指出因不同院校复试时间不同,建议考生根据自身能力与意愿进行策略性取舍。最后提醒考生在收到复试通知后,应主动与目标导师建立联系。
本次考研经验分享会通过五位优秀学子的实战经验传递,不仅为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构建了涵盖择校策略、科目复习、时间规划及心态调节的全方位备考框架,更以鲜活的案例诠释了科学规划与坚定执行的重要性。五位21级学子从院校选择到调剂应对的完整经验链,为检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的学弟学妹们指明了考研征途中的关键路标。相信这些凝结智慧的经验分享定能助力更多同学优化备考路径,在未来的学术征程中行稳致远,迈向理想学府。(文/吴玺蝶、金程凡,图/王皓扬,初审/陈阳阳,终审/宋广忠)